現代音樂和聲學主要是探討和弦的運用,與《古典音樂和聲學》的系統是不太一樣的。可分為三大系統,分別是「主調音樂、藍調音樂、調式音樂」
在2017年時,我已在好學校開了這門樂理課程,《拯救你的樂理.現代音樂和聲學》,這是個C/P值超高的課程,如果您是個喜愛音樂的人,這絕對值得您去投資。
除了樂理課程之外,我也另外開了一堂演奏課程《爵士吉他入門訓練班》,可以參考看看喔!


《主調音樂》流行音樂裡頭幾乎都是固定的大、小調,有很多很豐富的和弦變化,可以把《主調音樂》當成一張色彩豐富的圖畫。在這個系統的學習目標,就是要學會各種調合顏色的方式,調合的手法非常多,例如:「和弦代理、減和弦、和弦音階、複合和弦、延伸屬七、轉調、調式互換、次級屬七、偽終止、和聲線性…等。」也是三大系統當中最多要學的類別。
《藍調音樂》在早期的藍調音樂是被歸為異類,他不符合常規,在當時的古典音樂樂理系統中,是無法去解釋他的存在。
總之最後藍調音樂慢慢的被大眾所接受,所以我們就必須研究他在樂理上合理化的理由,他是由大量的屬七和弦所構成,屬七和弦會產生一種不穩定感,而傳統的藍調重頭到尾全都是屬七和弦,聽起來不像大調,也不像小調,中心調不明顯,所以在即興演奏上的彈奏反而能夠發揮出更多的變化。在藍調發展到後期,也開始會試著像主調音樂一樣,去做一些顏色的調合,但又要保留著藍調的元素,進而發展出大調的藍調 〔Major Blues〕及小調的藍調 〔minor Blues〕,藍調可以說是現代音樂的革命先峰,因為藍調才能從老舊式的古典音樂演變成現代音樂。
《調式音樂》如果說《主調音樂》是一張色彩豐富的圖畫,那麼《調式音樂》就是反其道而行,他的特質就是單純,只使用一種顏色,為了營造某種氣氛。
人類的祖先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樂器,早期的傳統樂器開發並不會使用12平均率去設計,使特定的調性音階。傳統的民族音樂裡,音樂是很單純的,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顏色調合,反而更能創造出民族特性,你可以想像一下日本的三味線音樂,中國的國樂或是某個神秘島的原住民音樂。
《現代音樂和聲學》就是圍繞在這三大系統之間,每一個系統都有學習的價值,如果你想開始創作編曲,學習這套課程之後,你將會擁有分析曲子的能力,你可以設計出好聽的和弦進行,更清楚理解和聲的架構,靈活的運用調式音階。
在台灣的12年教育裡,音樂課是較不被重視的。例如《基礎樂理》這應該是學校的音樂老師就要教的東西,如果是正常學習的學生,應該都要學會才對,但出了社會後,看不懂樂譜的人還是佔大多數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音樂家,所以被忽略也是正常的。
但我相信還是有許多人對於音樂是很嚮往的,而你會看到這段文字,就代表你就是這樣的人。
會弄這個網頁版,其實是因為我想要學習網頁設計,但我還是個菜鳥,所以想說做做看和聲學課程的網頁版。我的理想目標是做一個好看的樂理教學站,除此之外,當然內容更是要專業,網頁版與好學校上的影音版基本上是大同小異,差別在於影音版是透過動畫輔助教學,會更好的理解,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考看看喔!
如果你想報名找我上實體課程的話當然也歡迎喔!請加入我的臉書社團『噹代吉他學生會』在這裡我們可以一起討論音樂上的任何事情,當然除了樂理之外,想找我學吉他也是可以喔!請在臉書上的『噹代音樂粉絲頁面』私訊我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