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單元一的完整分析樂譜
本篇文章的範例是來自《拯救你的樂理.現代音樂和聲學》的線上課程。這是我為了轉調這個章節所生出來的創作,接著要來分析解說這首曲子的和聲架構,先來看曲子的樂譜吧!
你可以自己試著分析看看喔!
【分析解題】
以下是分析解體的答案,這是一個由 F 大調與 D 大調及 B 小調之間相互轉調的範例,如果你看得懂分析記號的話,就可以直接看下面的解答
曲子的前兩行沒什麼特別的,就是 I∆7 與 IV∆7 之間互換而已,轉調是由 A7 這個和弦做為轉折點,A7 是 V7/VI 的次級屬七和弦,這原本是用來解決到第六級和弦 D-7 所使用的,但在這裡並不是解決到 D-7 ,而是解決到 D∆7 ,這是一個偽終止,可以稱這個手法為「次屬轉調」,別忘了轉調後 D∆7 就要視為第一級和弦 I∆7 喔!還有轉調的分析記號「↓b3 Key = D」,代表下行小三度轉到 D 大調。
轉調後的和弦進行也都很正常,都是 D 大調的順階和弦,只有第三行第四小節 C#ø7 , C7 兩個和弦較為特殊,C#ø7 原本就是 D 大調的第七級和弦,同時也是 C7 的虛線關係二級和弦所使用,所以 C#ø7 使用的調式就是 Locrian 。
C7 為 V7/bIII 是一個小調的次級屬七和弦,用來解決到小調的 bIII∆7 也就是 F∆7 ,後面也確實有解決到 F∆7 ,照理說 F∆7 應當作是調式互換借來的和弦,但是在調式互換的章節我有講過,當我們借用別的調式的和弦太久,連續超過四小節以上的時候,就應該將他視為轉調,所以觀察 F∆7 之後的和弦進行走向,會發現已經沒有在回來 D 大調了,代表這裡又是一個轉折點回到 F 大調了,那麼 F∆7 就要當作是第一級和弦分析。
轉回 F 大調之後的和弦進行也很單純,第四行第四小節中的 A#o7 ,這是一個向上趨近的減七和弦,也可以想成是 F#7(b9) 的和弦解決到 B-7 ,意思是一樣的,音階部份可以使用 F# Mixolydian b9 b13 ,同時這裡又轉調了,而且是轉 B 小調。
所以從這裡開始要把 B-7 視為小調的 I-7 ,直到最後一行的第三小節 G-7 再轉回 F 大調。
B 小調與 D 大調之間是關係大小調,所以也可以看作整首歌只有 F 大調跟 D 大調之間在轉來轉去而已。
請問C#ø7是 C7 的虛線關係二級和弦是怎麼分析出的呢?
C#ø7->C7->Fmaj7
這裡的 C#ø7關係二和弦 不是應該是G-7嗎?
喔喔 難得有人問問題了,真抱歉這麼晚才回覆
快速的理解虛線代表的是下降半音所使用的分析記號,而中刮弧代表的是II級到V級的分析記號,左邊是II級,右邊是V級。
樂理上這關聯到降II代V的關係,如果將C#ø7作為一般的II級和弦時,那麼V級和弦就會是F#7,而剛好C7就是F#7的代理屬七。
如果和弦進行是 C#ø7 → F#7 那麼分析記號就會是實線的中刮弧 (四度進行)
如果和弦進行是 C#ø7 → C7 那麼分析記號就會是虛線的中刮弧 (半音下行)